清账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八大基本素质 第一,收债职业素质 也就是基本的收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二,基本礼仪 不能因为在生活中很多反面教材的映衬就开始对所有债务人嫉恶如仇,忘了基本的收债礼仪。以诚相待是收债的基本礼仪,收债的重要素质。 第三,心理素质 这是收债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没有专业的收债心理素质,在面对各色债务清收过程中将无法应对,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一遇到债务难以清收,收债人自己就先崩溃了,还从何谈起与债务人进行心理较量? 第四,语言素质 这个素质的要求同心理素质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语言做为表现形式,债务清收也无法实现。 第五,法律知识 只有具备法律知识的人才能使其收债行为置于法律的保护下,有理有据,合法有效。缺乏法律知识的收债人,其很多行为都是盲目、没有法律依据的,这就使得一部分运气好的人能成功回款,大部分人则空手而归,而有些人不仅没有收回欠款,反而使自己身陷囹圄。 第六,经济知识 只有多方面地了解市场行情,收债人才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有效地维护收债人的利益。 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的收债人,会根据他的收债目的,全面利用他所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七,超强思维能力1、流程化思维 准备阶段: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论文等,了解行业、企业、老板情况;列出疑问清单,以备继续调查。(这里写的也不够细,比如调查老板可以调查其婚否,学历,人品,格局,心态等等。但因篇幅有限,暂且不表,以后可能会发表一篇及其细致的清攻略) 实施阶段:进场后通过访谈,后续研究报告和杂志,现场调查、聊天等手段为找答案,求证疑问,发现问题,挖掘亮点并找依据,最终形成对项目行业方面的判断。 落实阶段:体现在文字和底稿中。 整体要求:各种手段贯穿整个尽调过程。争取对一两个行业的技术和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精细化思维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催收,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3、杠杆化思维 好的清收人员,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我就有机会借此为杠杆,去撬动他们在此后帮助就进行帮助的意愿,而不是总靠去跟人换资源。4、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综合心理活动,它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清债人提高分析能力、论辩能力以及识别能力,使清债人在同欠款人的周旋、交涉过程中表述得当、思维清晰、辩论有力,使欠款人找不到任何漏洞,从而使清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第八,超强记忆力清账公司通常情况下,清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欠款人以及与欠款人有关的事情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清债人,应当将这些变化牢记在心,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使自己始终处于主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襟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0平方公里。县治黄梅镇,西北距湖北省会武汉(公路)242公里。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中部为丘陵及垄岗平原,中南部为湖泊,南部为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积平原,平原和湖泊占全县总面积78%。这里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无霜期达258天,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8℃左右。黄梅人文历史悠久,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县,名胜古迹众多,全县拥有各类文物点200多处,县中有省级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有驰名中外的”禅宗祖庭”四祖寺、五祖寺,有中华长梅寿星、蔡山晋梅,有新石器时代的焦墩遗址,有南北朝诗人鲍照墓,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墓、宋代乱石塔、有避暑山庄挪步园等等,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安徽的九华山、黄山、黄州的东坡赤壁等连成跨省旅游网络,黄梅挑花曾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并作为民间艺术珍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黄梅还有黄梅戏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称誉……..除黄梅挑花外,该县的黄梅戏与安庆的黄梅戏也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县成为全国唯一有两项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县。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黄梅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皖而流传到安庆以及江西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